首页成语词典病入膏肓病入膏肓的意思
bìnggāohuāng

病入膏肓



病入膏肓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
例子吾观刘琦过于酒色,病入膏肓,今见面黄羸瘦,气喘呕血,不过半年,其人必死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二回)


基础信息

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

注音ㄅ一ㄥˋ ㄖㄨˋ ㄍㄠ ㄏㄨㄤ

正音“肓”,不能读作“máng”。

感情病入膏肓是贬义词。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事物或人。

辨形“肓”,不能写作“盲”。

辨析病入膏肓和“不可救药”;都形容病势严重;无法医治。但病入膏肓偏重在“病”;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;“不可救药”偏重在“救”、“药”;比喻毛病很重;无法挽救;而且适用范围比病入膏肓广。

谜语最重的病

近义词行将就木、人命危浅

反义词妙手回春、手到病除

英语have no hope of recovery

俄语на краю могилы

日语病(やま)い膏肓(こうこう)に蕑る,病気が不治の状態に蕑ったこと

法语être malade 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病入膏肓的意思解释、病入膏肓是什么意思由新迈词文网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素昧平生 一向不了解。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。素:从来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
刚正不阿 刚:刚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
物阜民安 阜:丰富。物产丰富,人民安乐。
瓮中之鳖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东西。瓮:大坛子;鳖:甲鱼。
贫贱不移 移:改变。不因生活贫困、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志坚定。
轮焉奂焉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。
风驰电掣 弛:快跑;掣:闪过。像风奔驰;像电闪过。形容非常迅速;急闪而过。也作“风驰电赴”。
易子而教 易:交换。交换孩子进行教育。
过五关,斩六将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
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 富:有钱;贵:地位高;淫:惑乱;威武:武力。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,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。
臭名远扬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
空谷传声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;立即可以听到回声。比喻很快有所反响。
路无拾遗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
正人君子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
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
融会贯通 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透彻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;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战天斗地 战、斗:泛指斗争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。
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
斗水活鳞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
经史百子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
胜友如云 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
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。
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。
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
学而优则仕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
知往鉴今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
万变不离其宗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
圆凿方枘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