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鼎足而立鼎足而立的意思
dǐngér

鼎足而立



鼎足而立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鼎;古代烹煮用的炊具;多为圆形;三足两耳。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。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;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。”

例子三国时期,魏、蜀、吴各据一方,鼎足而立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dǐng zú ér lì

注音ㄉ一ㄥˇ ㄗㄨˊ ㄦˊ ㄌ一ˋ

感情鼎足而立是中性词。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谜语三国时代

近义词三足鼎立、分庭抗礼、鼎足而三、相持不下

反义词定于一尊、合而为一、归于一统

英语stand like the legs of a tripod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鼎足而立的意思解释、鼎足而立是什么意思由新迈词文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经文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,文的武的都具备。
大有可为 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。
上气不接下气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。
用智铺谋 运用智力,设谋略。亦作“用计铺谋”。
缘悭分浅 悭:欠缺。缘分欠缺。指与对方无缘相见
普天同庆 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
扬幡擂鼓 幡:垂直的长条旗子。舞动着幡,敲打着鼓。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。
白日见鬼 大白天见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闲、冷落。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。
多情善感 感情丰富,容易伤感。
十羊九牧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
祖传秘方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。
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坏事。
拔茅连茹 茅:白茅,一种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。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
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
摧身碎首 即粉身碎骨。
将夺固与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
口坠天花 据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·序品》载,佛祖说法,感动天神,“六欲诸天及天子众,以天福力雨种种华:优钵罗华,波头摩华……于虚空中缤纷乱坠”,“天华乱坠满虚空,众香普熏于大会”。后遂以“口坠天花”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。华,同“花”。
古往今来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
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
粉墨登场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
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
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
充耳不闻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
万变不离其宗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
空手套白狼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
金玉满堂 金、玉:黄金和美玉。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。形容财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。
亡魂失魄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是非曲直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