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足三分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。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
出处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例子汉家王气已将尽,鼎足三分各自雄。(元 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二折)
基础信息
拼音dǐng zú sān fēn
注音ㄉ一ㄥˇ ㄗㄨˊ ㄙㄢ ㄈㄣ
感情鼎足三分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三方分立。
近义词三足鼎立、鼎足而三
英语a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天王老子(意思解释)
- 经帮纬国(意思解释)
- 万众一心(意思解释)
- 斗方名士(意思解释)
- 默不做声(意思解释)
- 明争暗斗(意思解释)
- 三人行,必有我师(意思解释)
- 大树将军(意思解释)
- 到此为止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危急关头(意思解释)
- 时至运来(意思解释)
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- 鸡胸龟背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- 十恶不赦(意思解释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释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释)
- 阳春白雪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学而优则仕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释)
- 困兽犹斗(意思解释)
※ 鼎足三分的意思解释、鼎足三分是什么意思由新迈词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 | 饱:吃足;终日:整天。整天吃得饱饱的,什么事也不干。 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样。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;没有一丝热情。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;使人无法靠近。 |
所作所为 |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。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。 |
门当户对 | 门、户: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、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;当:相称;对:合适;对等。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;适宜通婚结亲。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;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。 |
遁世离俗 |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 |
辞简意足 | 简:简要;足:充实,完备。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。 |
安于现状 | 安: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;现状:目前的状况。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;不求进步。 |
到此为止 | 以这里为界限。 |
十羊九牧 |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
刀光剑影 |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
俭以养德 |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。 |
妻儿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负担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前仆后继 | 仆:倒下;继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苟合取容 | 苟合:苟且附合;取容:取悦,讨好。苟且迎合,取悦于人。 |
东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| 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。 |
变化无方 | 方:方向,引申为准则。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,变化多端。 |
风卷残云 |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;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 |
双管齐下 | 管:笔;齐:同时。双手执笔同时作画。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。 |
说来话长 | 表示事情很复杂,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(多指不大愉快的事)。 |
读书三到 |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。 |
彼此彼此 | 指两者比较差不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