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向而望,不见西墙的成语故事


东向而望,不见西墙

拼音dōng xiàng ér wàng,bù jiàn xī qiáng

基本解释比喻主观片面,顾此失彼。

出处《吕氏春秋 去尤》:“东面望者,不见西墙;南乡视者,不睹北方:意有所在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东向而望,不见西墙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东向而望,不见西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苦中作乐 宋 陈造《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》自注:“宰云:‘吾辈可谓忙里偷闲,苦中作乐。’”
卑谄足恭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为人巧佞、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。”
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《风赋》:“臣闻于师:‘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’”
暴发户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书,咱伺候过多少,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,在咱面上混充老爷!”
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德容言功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
明争暗斗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两方明争暗斗,各不相让,一天利害一天,闹成所谓‘府院之争’。”
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《净业赋》:“若空谷之应声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
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极重不反 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今《大学》之为圣经,已成极重不反之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