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行其是的成语故事


各行其是

拼音gè xíng qí shì

基本解释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

出处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两者俱贤,各行其是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各行其是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各行其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心有余而力不足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,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”
条条大路通罗马 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五部:“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,就打断了她的话,说:‘条条大路通罗马。’”
令人神往 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:“今著述湮没,怅望当时蹈海之风,令人神往不已。”
刻骨铭心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用心良苦 清·钱谦益《题怀麓堂诗钞》:“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,出西涯之诗疗之,曰:‘此引年之药物,亦攻毒之箴砭,其用心良亦苦矣。’”
不三不四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
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《净业赋》:“若空谷之应声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
刀光剑影 南朝 梁 吴筠《战城南囚首》:“剑光挥夜电,马汗昼成泥。”又《边城将》:“刀含四尺影,剑抱七星文。”
识字知书 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莫说别个,就是阙忠辈呵,一般也貌昂藏,识字知书,怎奈这命低微,执镫随鞭。”
归马放牛 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