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高义厚的成语故事


恩高义厚

拼音ēn gāo yì hòu

基本解释恩德情义极为深重。

出处徽剧《赠剑》:“蒙公主不弃臣陋,恩高义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恩高义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恩高义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安适如常 叶圣陶《线下 孤独》:“待交了春,天气渐见和暖,就安适如常了。”
开门见山 宋 严羽《沧浪诗话 诗评》:“太白发句,谓之开门见山。”
不正之风 晋 葛洪《抱朴子 辩问》:“移不正之风,易流遁之俗。”
大惑不解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”
人心归向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顿挫抑扬 宋 魏庆之《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〈归去来辞〉》:“陶渊明罢彭泽令,赋《归去来》,而自命曰辞。迨今人歌之,顿挫抑扬,自协声律,盖其词高甚。”
兢兢战战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”。
反面无情 明 邵璨《香囊记》:“他也是一个君主,恐怕反面无情,那时节悔之晚矣!”
识字知书 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莫说别个,就是阙忠辈呵,一般也貌昂藏,识字知书,怎奈这命低微,执镫随鞭。”
雨散风流 清·方文《送钱而介归携李》诗:“余年二十游嘉禾,禾中好友良独多……可怜一别十三载,雨散风流竟安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