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工半读的成语故事

拼音bàn gōng bàn dú
基本解释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。
出处萧乾《落日》:“好容易有这么个半工半读的地方,你怎么一来就没长性——”
暂未找到成语半工半读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半工半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直言贾祸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 |
举世混浊 | 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混浊而不分兮。” |
蠢蠢欲动 | 南朝 宋 刘敬叔《异苑 句容水脉》:“掘得一黑物,无有首尾,形如数百斛舡,长数十丈,蠢蠢而动。” |
饿虎吞羊 | 《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 |
半路出家 |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先前读书,后来看看不济,却去改业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 |
视死如归 | 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》:“三军既成阵,使士视死如归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吕氏春秋 勿躬》:“三军之士,视死如归。” |
千丝万缕 | 宋 辛弃疾《蝶恋花》:“会少离多看两鬓。万缕千丝,何况新来病。” |
度己失期 | |
拔茅连茹 | 《周易 泰》:“拔茅茹,以其汇。”王弼注:“茅之为物,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。茹,相牵引之貌也。” |
风急浪高 | 《文汇报》1992.3.2:“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,风急浪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