纡尊降贵的成语故事


纡尊降贵

拼音yū zūn jiàng guì

基本解释纡:屈抑。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俯就。

出处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8回:“得这等一位晃动乾坤的大上司纡尊降贵合他作亲家,岂有不愿之理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纡尊降贵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纡尊降贵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十全十美 清 陈朗《雪月梅传》:“贤侄出门也得放心,岂不是十全十美。”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说到货物,我就没有胆气了。”
天经地义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
期颐之寿 《南齐书·禇炫传》:“使渊作中书郎而死,不当是一名士邪!名德不昌,遂令有期颐之寿。”
失败是成功之母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,失败是成功之母。”
个人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。”
物尽其用 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这倒是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两全其美。”
如履薄冰 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荒淫无耻 徐迟《狂欢之夜》: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,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,丑态百出的,伤天害理的,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。”
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