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身处地的成语故事


设身处地

拼音shè shēn chǔ dì

基本解释设:假设;处: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。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。

出处宋 朱熹《礼记 中庸》注:“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设身处地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设身处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长嘘短气
音信杳无 明·吾邱瑞《运甓记·剪发延宾》:“盼前程音信杳无。”
喜笑颜开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又行了两日,方到常山,径入府中,拜谒颜太守。故人相见,喜笑颜开。”
经帮纬国 唐·李世民《授长孙无忌司徒诏》:“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,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。”
旁若无人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刺客列传》:“高渐离击筑,荆柯和而歌于市中,相乐也,已而相泣,旁若无人者。”
放牛归马 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彬彬有礼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3回:“唤出他两个儿子,兄先弟后,彬彬有礼。”
颠沛流离 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,保有之难也,而共振显之。”
色飞眉舞 清·杨复吉《梦阑琐笔·蔡涛》:“蔡曰:‘步月山坞,忽闻清音,令人色飞眉舞。’”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