渎货无厌的成语故事


渎货无厌

拼音dú huò wú yàn

基本解释渎:同“黩”,贪污;货:财物;厌:满足。贪污财物没有满足。形容贪得无厌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晋有羊舌鲋者,渎货无厌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渎货无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渎货无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脆而不坚 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。”
苦中作乐 宋 陈造《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》自注:“宰云:‘吾辈可谓忙里偷闲,苦中作乐。’”
老马识途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。遂得道。”
多才多艺 《尚书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艺,能事鬼神。”
付之一炬 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戍卒叫,函谷举,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。”
二八佳人 宋·苏轼《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》诗:“二八佳人细马驮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
志在千里 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
广阔天地 毛泽东《<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>一文按语》: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,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。”
一干二净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们是‘无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净,看他如何?”
万无一失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