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不逾户的成语故事


足不逾户

拼音zú bù yú hù

基本解释见“足不出户”。

出处《南齐书·高逸传·何求》:“仍住吴,居波若寺,足不逾户,人莫见其面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足不逾户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足不逾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是非口舌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,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,反为干净,省了许多是非口舌。”
一轨同风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
反求诸己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发,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掉以轻心 唐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故吾每为文章,未尝敢以轻心掉之。”
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 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”
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秦始皇帝游会稽,渡浙江,梁与籍俱观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
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时至运来,当在三五。”
民不畏死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
徇私舞弊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3回:“谁想这伙官员,贪滥无厌,徇私舞弊,克减酒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