昼夜不舍的成语故事


昼夜不舍

拼音zhòu yè bù shě

基本解释昼:白天;舍:止。白天晚上都不停。形容勤奋地学习或工作,到了夜以继日、昼夜不停的地步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昼夜不舍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昼夜不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万人空巷 宋 苏轼《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》诗:“赖有明朝看潮在,万人空巷斗新妆。”
服牛乘马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。”
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》:“进前即触途成滞,退后即噎气填胸,直得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。”
响答影随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7卷:“由是论之,罪福报应,犹响答影随,不差毫末。”
严刑峻法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丙吉传》:“后遭条狱之诏,吉扞拒大难,不避严刑峻法。”
心灰意冷 清 梁启超《湖南时务学堂学约》:“非有坚定之力,则一经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
想望丰采 《明史·冯琦传》:“数陈谠论,中外想望丰采,帝亦深眷倚。”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
乌合之众 管仲《管子》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