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号吐令的成语故事


发号吐令

拼音fā hào tǔ lìng

基本解释发:发布;号:号令;令:命令。发布命令,下指示进行指挥。

出处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发号吐令,则訇若雷霆之激响,而不为邪辨改其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发号吐令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发号吐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圆颅方趾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精神训》:“故头之圆也像天,足之方也像地。”
同病相怜 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》:“子不闻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
自力更生 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”
南辕北辙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》:“以广地尊名,王之动愈数,而离王愈远耳。犹至楚而北行。”
天涯海角 唐 吕岩《绝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见人。”
掉以轻心 唐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故吾每为文章,未尝敢以轻心掉之。”
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
花拳绣腿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69回:“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,戚光祖、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,走上台来,两边坐定。”
姹紫嫣红 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惊梦》: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”
不得而知 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