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老挟稚的成语故事


扶老挟稚

拼音fú lǎo xié zhì

基本解释扶:挽着;挟:夹在胳膊下。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。

出处《宋史·可适传》:“夏人扶老挟稚,中夜入州城,明日俘获甚夥,而庆兵不至,乃引还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扶老挟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扶老挟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声不响 茅盾《子夜》十一:“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,那一定是失败者。”
鸥鸟不下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黄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沤鸟者,每旦之海上,从沤鸟游,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……明日之海上,沤鸟舞而不下也。”
扫地出门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。要是清白扫地出门,总得两千两。”
发综指示 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”
纵横开合 柯灵《向拓荒者致敬》:“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,而笔锋所至,纵横开合,娓娓而谈,从历史掌故……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。”
长夜之饮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齐威王之时喜隐,好为淫乐长夜之饮。”
诛求无度 《旧唐书·于頔传》:“擅兴全师,僭为正乐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杀戮不辜,诛求无度,臣故定谥为厉。”
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,无时无刻不在心上。”
光前裕后 明 李贽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,无时刻而不系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