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气怡色的成语故事


下气怡色

拼音xià qì yí sè

基本解释形容气色和悦,态度恭顺。同“下气怡声”。

出处《礼记 内则》:“父母有过,下气怡色,柔声以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下气怡色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下气怡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名山大川 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
坚强不屈 荀况《荀子 法行》:“坚刚而不屈,义也。”
引鬼上门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吾本等好意,却叫得‘引鬼上门’,我而今不便追究,只不理他罢了。”
褒善贬恶 宋 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头褒善贬恶,使善人贵、恶人贱,善人生、恶人死,须是由我始得。”
争先恐后 明 屠勋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
肝胆欲碎
广阔天地 毛泽东《<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>一文按语》: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,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。”
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不到黄河心不死 清 蒋士铨《空谷香 虎穷》:“我一路何等劝你,你这样人,不到黄河心不死,还说什么亲戚!”
千丝万缕 宋 辛弃疾《蝶恋花》:“会少离多看两鬓。万缕千丝,何况新来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