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惶诚惧的成语故事


诚惶诚惧

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jù

基本解释诚:确实;惶:害怕;惧:畏惧。惶恐不安。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。

出处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03卷:“真君事迹三卷,谨随表上进以闻,臣诚惶诚惧,顿首顿首,谨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诚惶诚惧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诚惶诚惧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虚位以待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宁可虚位以待人,不可以人而滥位。”
翘尾巴 毛泽东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》:“一万年也不要骄傲,永远不要翘尾巴。”
石枯松老 金·丘处机《水龙吟·道运》词:“海移山变,石枯松老。”
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《南齐书 高逸传论》:“史臣曰:‘今树以前因,报以后果,业行交酬,连琐相袭。’”
形影相顾 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省之惋愕,不解所由,形影相顾,陨越无地。”
蹑手蹑脚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周瑞家的会意,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,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。”
擦肩而过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
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秦始皇帝游会稽,渡浙江,梁与籍俱观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
闭关自守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》:“闭门自守,又坐邻伍铸钱挟铜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
败俗伤风 参见“败俗伤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