遁迹匿影的成语故事


遁迹匿影

拼音dùn jì nì yǐng

基本解释谓隐藏踪迹和身形。

出处明·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·史七》:“但诸公皆不知用兵,闻贼至则盛怒而出,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,遁迹匿影唯恐不密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遁迹匿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遁迹匿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日月合壁 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壁,五星如连珠。”
翘尾巴 毛泽东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》:“一万年也不要骄傲,永远不要翘尾巴。”
物尽其用 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这倒是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两全其美。”
过五关,斩六将
沟满壕平 李云德《沸腾的群山》:“沟满壕平,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,寒气逼人,滴水成冰。”
大惑不解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”
八荒之外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
遁世离俗 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迹”汉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离俗,自拥石赴河,故言抗迹也。”
稳操胜券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传》:“且虞卿操其两权,事成,操右券以责。”
满招损,谦受益 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