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弹求鸮炙的成语故事

拼音jiàn dàn qiú xiāo zhì
基本解释鸮:鸟名,猫头鹰。看到弹丸,就想得到鸟的炙肉。比喻过早估计实效。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且女亦大早计,见卵而求时夜,见弹而求鸮炙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见弹求鸮炙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见弹求鸮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日月合壁 | 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壁,五星如连珠。” |
望尘莫及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咨传》:“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 |
掉舌鼓唇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9回:“妆女的呈娇献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 |
信及豚鱼 |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鱼吉。信及豚鱼也。” |
照葫芦画瓢 | 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颇闻翰林草制,皆检前人旧本,改换词语,此乃俗所谓‘依样画葫芦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 |
举贤任能 | 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 |
肝胆过人 | |
倒悬之危 |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 |
绊脚石 | 毛泽东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》:“至于蒋介石呢,他消极抗战,积极反共,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。” |
鸿儒硕学 | 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鸿儒硕学,无乏于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