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云落月的成语故事


停云落月

拼音tíng yún luò yuè

基本解释表示对亲友的怀念(旧时多用在书信里)。

出处晋 陶潜《停云诗序》:“停云,思亲友也。”唐 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落月满屋梁,犹疑照颜色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停云落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停云落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丝不苟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”
苦中作乐 宋 陈造《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》自注:“宰云:‘吾辈可谓忙里偷闲,苦中作乐。’”
来去无踪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
五花大绑 李季《王贵与李香香》第二部二:“顺着捆来横着绑,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。”
七搭八扯
余波未平
以权谋私 邓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:“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,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,以权谋私,化公为私。”
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章炳麟《社会通诠商兑》:“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,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,宁自啖而不足。”
喟然长叹 《论语·子罕》:“颜渊喟然叹曰:‘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’”
兵无常势 先秦 孙武《孙子 虚实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;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