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图刎首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贪图未得的利益而断送自己的生命。
出处《文子 上义》:“左手据天下之图而右手刎其喉,虽愚者不为,身贵于天下也。”
例子南朝·陈·徐陵《与杨仆射书》:“且据图刎首,愚者不为;运斧全身,庸流所鉴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ù tú wěn shǒu
注音ㄐㄨˋ ㄊㄨˊ ㄨㄣˇ ㄕㄡˇ
繁体據圖刎首
感情据图刎首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天经地义(意思解释)
- 乘风破浪(意思解释)
- 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(意思解释)
- 为民请命(意思解释)
- 处实效功(意思解释)
- 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(意思解释)
- 鼻青脸肿(意思解释)
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一寸光阴一寸金(意思解释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释)
- 扶摇直上(意思解释)
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- 偶一为之(意思解释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打情卖笑(意思解释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- 法不阿贵(意思解释)
- 踵武前贤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释)
- 骄傲自满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- 珠联璧合(意思解释)
※ 据图刎首的意思解释、据图刎首是什么意思由新迈词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月明千里 | 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 |
有两下子 | 比喻有点本领。 |
不正之风 |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 |
是非口舌 |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 |
晕头转向 | 晕:头脑发昏;转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。 |
寸步不离 | 寸步:极短的距离。一步也不离开。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离很近;不离前后左右。 |
皮开肉绽 | 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 |
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
喜新厌旧 | 厌:厌恶。喜欢新的;厌弃旧的。多指用情不专一。 |
没里没外 |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 |
一场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吴头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|
风急浪高 | 形容风浪很大。 |
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分工合作 | 众人各司其责,共同从事工作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横七竖八 | 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 |
男大当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 |
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单刀直入 | 单刀:短柄长刀;直:径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认准目标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说话、办事直截了当;不绕弯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