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以道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志:志向,意志。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27年》:“伯有将为戳矣,诗以道志,志诬其上,而公怨之,以为宾荣,其能久乎?幸而后亡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ī yǐ dào zhì
注音ㄕ 一ˇ ㄉㄠˋ ㄓˋ
繁体詩以道志
感情诗以道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诗以言志
英语rhyme one's thought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安内攘外(意思解释)
- 冰解的破(意思解释)
- 一视同仁(意思解释)
- 想望丰采(意思解释)
- 进本退末(意思解释)
- 扬幡擂鼓(意思解释)
- 仰屋著书(意思解释)
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- 贫贱不能移(意思解释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释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释)
- 反面无情(意思解释)
- 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释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释)
- 鸡胸龟背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- 风虎云龙(意思解释)
- 羊质虎皮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洗耳恭听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虑周藻密(意思解释)
※ 诗以道志的意思解释、诗以道志是什么意思由新迈词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攀龙附凤 | 附:接触、依附。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。 |
林下风致 |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多才多艺 |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 |
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负担重。犹言力不胜任。 |
河鱼腹疾 | 指腹泻。 |
抛砖引玉 | 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 |
不到黄河心不死 |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扶摇直上 | 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。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。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
吴头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|
便还就孤 | 就撤回到我这里.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诸如此类 |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 |
华不再扬 | 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
慢条斯理 |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;不慌不忙。 |
天下为一 | 一:统一。指国家统一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迷迷糊糊 |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
始终一贯 | 自始至终都一样。 |
钜学鸿生 | 学识渊博的人。 |
万家灯火 | 千家万户的灯光。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。 |
亡羊补牢 |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