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虫语冰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人的见识短浅。
出处先秦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例子清 王韬《六合将混为一》:“别有一天,夏虫语冰,莫知其候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ià chóng yǔ bīng
注音ㄒ一ㄚˋ ㄔㄨㄥˊ ㄩˇ ㄅ一ㄥ
繁体夏蟲語冰
感情夏虫语冰是贬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近义词夏虫疑冰
英语A summer insect discusses ice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(意思解释)
- 泥牛入海(意思解释)
- 着手回春(意思解释)
- 恶衣恶食(意思解释)
- 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(意思解释)
- 珠宫贝阙(意思解释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反老还童(意思解释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满园春色(意思解释)
- 香火姻缘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- 满面春风(意思解释)
- 驾轻就熟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※ 夏虫语冰的意思解释、夏虫语冰是什么意思由新迈词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 | 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 |
大名鼎鼎 | 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 |
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想望丰采 | 见“想望风采”。 |
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
寸步不离 | 寸步:极短的距离。一步也不离开。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离很近;不离前后左右。 |
大树将军 |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 |
玉卮无当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当:底。玉杯没有底。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冠绝一时 | 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费尽心计;想尽一切办法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海底捞月 | 也作“水中捞月”、“海中捞月”。捞:捞取。从海中捞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费力气;根本达不到目的。 |
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。指事势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目不斜视 |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药治病毒。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刀耕火种 |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种子。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融会贯通 | 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透彻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;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马牛其风 | 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
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断织劝学 |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