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木脑壳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思想顽固。同“榆木脑袋”。
出处刘绍棠《柳伞》三:“‘大叔,谢谢您老人家!’黄金印淌下了热泪,‘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。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ú mù nǎo ké
注音ㄩˊ ㄇㄨˋ ㄋㄠˇ ㄎㄜˊ
繁体榆木腦殻
感情榆木脑壳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。
近义词榆木疙瘩、榆木脑袋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勤俭节约(意思解释)
- 壮气吞牛(意思解释)
- 枝对叶比(意思解释)
- 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(意思解释)
- 春风风人(意思解释)
- 兵无常势(意思解释)
- 列风淫雨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释)
- 顾影弄姿(意思解释)
- 隳肝沥胆(意思解释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学而优则仕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性命攸关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薪尽火灭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- 精兵强将(意思解释)
- 力屈道穷(意思解释)
- 辞喻横生(意思解释)
- 头上末下(意思解释)
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释)
- 乱作一团(意思解释)
- 息兵罢战(意思解释)
※ 榆木脑壳的意思解释、榆木脑壳是什么意思由新迈词文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随行就市 | 谓按市场行情行事。 |
不登大雅之堂 |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艺作品)。 |
一轨同风 | 车轨相同,风俗一致。比喻国家统一。 |
陌路相逢 |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形神不全 | 形:形体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明知故问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 |
举贤任能 | 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稳操胜券 | 稳:稳当地;操:拿着;掌握。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。比喻有胜利的把握。 |
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。 |
有权有势 | 势:地位和权力。既有权力,又有地位。 |
一场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前脚后脚 | 比喻紧跟着。 |
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胆大心小 | 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|
会少离多 | 相会少,别离多。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。 |
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精明强干 | 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耳聪目明 | 聪:听觉灵敏。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可有可无 |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