仗节死义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坚守节操,为正义而死。
出处宋·苏轼《上皇帝书》:“前山阳亡徒苏令,纵横史士,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,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。”
例子杜子美《送严武还朝》诗:‘公若登台辅,临危莫爱身。’劝以仗节死义也。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杜少陵八》
基础信息
拼音zhàng jié sǐ yì
注音ㄓㄤˋ ㄐ一ㄝˊ ㄙˇ 一ˋ
繁体仗節死義
感情仗节死义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望尘莫及(意思解释)
- 高屋建瓴(意思解释)
- 形神不全(意思解释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释)
- 广阔天地(意思解释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释)
- 行不顾言(意思解释)
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饥不择食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驾轻就熟(意思解释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释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释)
- 五花八门(意思解释)
- 满天飞(意思解释)
- 风卷残云(意思解释)
- 落荒而逃(意思解释)
- 解甲归田(意思解释)
- 口是心非(意思解释)
- 政通人和(意思解释)
※ 仗节死义的意思解释、仗节死义是什么意思由新迈词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 | 指别人已有进步,当另眼相看。 |
万众一心 | 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。 |
名山大川 |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|
不折不扣 | 折、扣:原为商业用语;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;叫做打折扣。表示完全的、十足的;一点不差。 |
辙鲋之急 | 辙鲋: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患难与共 | 患难:危险艰苦的环境;与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。 |
用心良苦 | 费劲心血 |
流离转徙 | 辗转迁移,无处安身。 |
下临无地 |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 |
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稳操胜券 | 稳:稳当地;操:拿着;掌握。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。比喻有胜利的把握。 |
一寸光阴一寸金 | 一寸光阴:指日影移动一寸;形容很短的时间。形容时间的宝贵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抱恨黄泉 | 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 |
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风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同“风情月思”。 |
忙不择价 |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切树倒根 | 比喻彻底。 |
胆大心小 | 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离本趣末 | 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独的样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单单;很难合群。 |
前赴后继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
进进出出 | 走进走出,穿进穿出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 |
昏聩无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