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zhēn wěi
注音ㄓㄣ ㄨㄟˇ
繁体真偽
词性名词
1.赠君一法决狐疑,不用钻龟与祝蓍。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。周公恐惧流言日,王莽谦恭未篡时。向使当初身便死,一生真伪复谁知?
2.祝由虽以咒术为本,但后来加进了书符、捏诀之类的道法,而且各地的巫医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,这样一来便莫衷一是,真伪难辨了。
3.而如果它们真的流传后世了,用它们即可判明古文经和今文经的真伪,何来其后古今经文真伪之争的笔墨官司!
4.春亮立即屏住呼吸,停止咀嚼,面对父亲的强不知以为知,强笑着说道:“行了,爹,你就别不懂装懂了,明天我自个儿到县城金店鉴定真伪去。
5.印度即将诞生首家"网络婚前侦探所",以帮助人们辨别征婚人信息真伪。
6.考古专家仔细识别文物的真伪。
7.过去讲炎黄关系时,不少学者,引用以上的材料时常常斩头去尾,将炎帝与神农两词拼凑一起,没有仔细考察这个炎帝的真伪。
8.辑佚古书,辨别真伪及对当代文献的保留三个方面。
9.考古专家仔细识别文物的真伪。
10.有些商品越来越难辨别真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