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张籍的诗 > 牧童词

牧童词

[唐代]:张籍

远牧牛,绕村四面禾黍稠。

陂中饥乌啄牛背,令我不得戏垄头。

入陂草多牛散行,白犊时向芦中鸣。

隔堤吹叶应同伴,还鼓长鞭三四声。

牛牛食草莫相触,官家截尔头上角。

牧童词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村外草地去放牛,我看见村庄四面庄稼绿油油。

山坡上乌鸦饥饿啄牛背,害得我不敢游戏和翻跟头。

山坡上草多牛儿不抬头,白牛犊儿向着芦苇丛中叫个不停。

吹一声芦叶回应堤那边的同伴,甩几下长鞭浑身乐悠悠。

牛啊牛,你只管吃草可千万不要斗,你头上的角啊,皇帝有用要征收。

注释

牧童词:犹牧童歌。

稠:茂盛。

陂(bēi):池泽边的坡岸。

啄牛背:牛背上寄生有虮虱,鸟落在牛背上啄食之。

戏:玩耍。

垄(lǒng)头:田埂。

犊:小牛。

吹叶:用叶子自制的小哨,吹以取乐。

应同伴:和其他牧童遥相呼应。

鼓:甩响鞭。

触:抵触,两牛抵角争斗。

截:截割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郑庆笃.唐诗选 名家导读版:山东文艺出版社,2007.07:232

2、钱仓水.丑牛耕春: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,2003.01:86

牧童词创作背景

  作者所处的时代,唐朝已经由兴盛逐渐走向衰落。中原广大地区内战频繁,人畜都要担负空前沉重的徭役负担;送粮运草,长途跋涉,牛瘦人饥,再加上官家逼催紧迫,许多瘦牛都会磨得领背出血、化脓。乌鸦喜欢啄食腥秽的腐肉,嗅味而来,所以才会有“饥乌啄牛背”的情况发生。作者为反映这一现实状况,巧妙地借助孩提未尽的牧童说出,作下了该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傅经顺.唐宋文学欣赏:陕西人民出版社,1982.11:56-57

张籍简介

唐代·张籍的简介

张籍

张籍(约767~约830),唐代诗人。字文昌,汉族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)人,郡望苏州吴(今江苏苏州)1 。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著名诗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妇怨》《采莲曲》《江南曲》。1 《张籍籍贯考辨》认为,韩愈所说的“吴郡张籍”乃谓其郡望,并引《新唐书·张籍传》、《唐诗纪事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等史传材料,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。

...〔 ► 张籍的诗(387篇)

猜你喜欢

雨后漫兴

清代晓青

云山一段画,秋雨来夺之。模糊米家村,墨汁方淋漓。

老颠瞥然见,狂叫叹绝奇。使我有意为,必不得如斯。

青杏儿

姬翼

一气贯寥寥。冥混里、孰谓鹏蜩。千形万状随空化,乾坤运转,游尘野马,都在扶摇。

曳屣挈箪瓢。异玉食、肥马金镳。薰莸枭凤虽殊器,天钧一点,灵明不昧,各自逍遥。

丹霞元旦

清代成鹫

天外三更来鹤神,老翁白发参差新。明知昨日有今日,同是一人非两人。

海印乍生虚室白,谷风不动明窗尘。兴来策杖入云去,极目莽苍何处春。

忆王孙 其二 游西施山

清代毛奇龄

西施歌馆旧城东。画栋朱栏映碧空。花絮阴阴趁晚风。

翠重重。石上胭脂堕雨红。

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

清代张冈

暮随白云至,山月尚未出。言寻石门幽,谷口烟萝密。

欣逢采樵人,招我入禅室。昙花空外香,石溜岩下急。

鹧鹄天 暮春口占

清代周翼椿

仄仄轻寒褪袷衣。清和天气夏来时。雨馀新绿连云暗,风过残红满院飞。

焚百和,理金徽。新词自咏送春归。春驹不识韶华去,犹逐馀香飐粉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