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李贺的诗 > 春坊正字剑子歌

春坊正字剑子歌

[唐代]:李贺

先辈匣中三尺水,曾入吴潭斩龙子。

隙月斜明刮露寒,练带平铺吹不起。

蛟胎皮老蒺藜刺,鸊鹈淬花白鹇尾。

直是荆轲一片心,莫教照见春坊字。

挼丝团金悬簏簌,神光欲截蓝田玉。

提出西方白帝惊,嗷嗷鬼母秋郊哭。

咏剑 

春坊正字剑子歌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在太子宫中担任正字老前辈的剑匣中,装着一柄光芒耀眼如三尺秋水的宝剑,它曾上山刺虎、入水斩蛟,来历不凡。

远远看去,这柄宝剑好似从云隙中射下来的一抹月光,寒气侵人;又像是一条平铺着的洁白的绢带。

银光闪闪,老鲨鱼皮制成的剑鞘呈现出蒺藜刺般光彩艳发的花纹,剑身上涂抹着一层厚厚的鸊鹈油像雄鹇鸟的尾羽毛般锃亮,永不生锈。

这柄宝剑不仅精美绝伦,锋利无比,而且有一颗像战国时期的著名侠士荆轲那样的侠义之心,分分明明照映着春坊的图书文字。

它那剑柄上垂着的金色丝缚还是那样鲜艳夺目,它在匣中发出的奇异光芒,随时都在跃跃欲试,想把那坚硬无比的兰田美玉切削成泥呢!

西方的白帝看见它也会惊惶失色,神母也会吓得嗷嗷大哭。

注释

春坊正字:唐代太子宫中掌校正经籍文字的官员,隶属于左春坊司经局。故称为春坊正字。剑子:即剑

先辈:指春坊正字。《演繁露》记载:唐代举人称已经及第为先辈。三尺水:三尺剑。

吴潭斩龙子:西晋周处在义兴(江苏宜兴)斩蛟龙除害的故事。见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。

隙月:缝隙中的月光。比喻剑。

练带:白色的绢带。剑光像白色的绢带。比喻剑很重

蛟胎:沙鱼皮做的剑鞘。蛟胎皮,就是鲨鱼皮,有珠纹而坚硬,古代的剑鞘多用它做成。蒺藜:草木植物,果实圆而有刺。这里用来形容剑鞘的花纹。

鸊鹈(pìtí):水鸟名,用它的脂肪涂剑可以防锈。淬:涂抹的意思。白鹇(xián):鸟名,似山鸡而色白,尾长三尺,这里用以形容剑的锃亮。

荆轲:战国时卫国人,曾刺杀秦始皇。

挼丝团金:用金丝编制成的圆形繐子。簏簌(lùsú,竹字头应改为罒字头):下垂的样子。

蓝田玉:蓝田的美玉。

西方白帝:神话中西方的神。

鬼母秋郊哭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刘邦酒醉夜行,挥剑斩杀了拦路的大蛇,后来见一老母哭泣,自称我的儿子是西方白帝子,现在被赤帝子杀了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冯浩非 徐传武.李贺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10-12

春坊正字剑子歌创作背景

  李贺曾赴京都长安做从九品小官奉礼郎,官职底下,俸禄微薄,备感压抑,却又毫无迁调的希望。此诗的写作时间,可能就在入京作奉礼郎任内,在元和四年(809年)至七年(812年)之间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冯浩非 徐传武.李贺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10-12

李贺简介

唐代·李贺的简介

李贺
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

...〔 ► 李贺的诗(207篇)

猜你喜欢

灯夕二首呈刘帅

宋代刘克庄

士女如云服珥鲜,暂陪猎较亦欣然。

清于坡老游杭市,俭似乖崖在剑川。

九日登高盖山忆旧游

明代郑善夫

此日经过高盖下,忽忆去年高盖峰。秪见黄花似往日,那堪衰鬓向秋风。

烟霞不断重阳路,勋业犹疑三径松。旧国萧条岁复晏,布袍芒屩意何穷。

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

释正觉

妙而不有,空而不无。

坐寒床下板,步转劫前壶。

颂古二十四首

宋代释胜

有喝端如探竿草,无师血脉通红线。

当阳不识李将军,徒学穿杨一枝箭。

次韵王鸥盟秋日郊居即事

宋代杨冠卿

松菊依然绕旧庐,西风归兴动鲈鱼。

归来有酒辄成醉,旋摘秋园雨后蔬。

虑狱江州晚出浔阳门

宋代陈舜俞

浅深秋色看红叶,高下人烟入翠微。

过岭已怜云满{革登},穿林宁恨露沾衣。